星期五, 7月 27, 2018

精英的品格—獨立

如果讓我評價美國傳統之中最有價值的是什麼,我會說是“獨立的精神”。

       所謂“獨立”,就是“善待別人,但是不期望被別人善待。”與獨立精神相反的就是Entitlement:“要求被善待,甚至是特殊對待。”

       獨立的人會感恩。因為對別人沒有過多的苛求,所以獲得幫助的時候常常感恩。因為感恩,也對其他人公平,所以公平也成了一個自然的性格特點。獨立的人做事情的時候知道自己不會得到太多別人的幫助,所以也很少抱怨。沒有達成目標的時候會持續地努力。獨立的人很少會有情緒,所以也非常理性。這些特征都是領導魅力的組成部分。

       相反一個講Entitlement的人,不會感恩,他們常常逃避或推卸責任,抱怨,對別人苛責,冷漠。做起事情來也很容易泄氣。這樣的人自然很少有人願意追隨。

       為什麼現代中國文化中缺少獨立精神,而Entitlement卻很普遍呢?我想主要說說價值觀上的原因。中國現代價值觀的核心是“愛與包容”。這種價值觀非常適用於家庭,卻不能使人獨立。
從愛與包容,到Entitlement的邏輯演化過程大概是這樣的:為了規勸人們行善,發明一個“報應”理論。我們常說“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”、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, 這些理論雖然有勸人行善的效果,但是改變了我們行善的動機:我們行善的目的是在上天那裡攢積分, 自認為攢夠了積分以後,上天就會自動讓別人善待於我。我們還是在期待別人(包括上天)的“愛與包容”!甚至還有了道德優越感,認為別人對自己的善意是理所應當的。這樣就形成Entitlement。 

參加一個比賽,你要關注的重點應該是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,打一場漂亮的比賽,而不是能不能贏得比賽。

       你喜歡某個人,想獲得對方的愛,那麼他/她怎麼對待你是你無法控制的,但你能控制的是你對他/她的態度,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。在一場政治選舉中,你無法控制哪個政黨會獲勝,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一票,你可以幫你支持的政黨做宣傳。
匹格裡奇認為,如果能做到這些,那你就沒有什麼敵人和對手,因為你關注的是你自己,你不會去指責任何人。 

如果一個人的三觀是以自下而上的演化思想為主,那他可能就具備很多優良品質 

       他會不迷信權威,不相信什麼救世主,願意靠自己。他不會有那麼多人生的困惑,不會質疑命運不公平,不抱怨做好事怎麼沒有好報,更容易接受現實。這個人還會比較謙虛,他知道好的東西都是自發演化出來的,不是什麼聖人設計出來的,所以他就不會有妄想,不會幻想自己能一手遮天,搞個什麼頂層設計一下子就能治理好國家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本文節錄自萬維剛精英日課—通往品格之路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