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2月 11, 2017

哪種未來更文明?


        有一次教授請我吃飯,談及環保議題,說到:以前知識不明白,有人提倡使用免洗餐具可以節省洗潔劑,防止水污染;現在倡導要使用環保餐具,減少塑料製品。我驚覺認知對人類行為甚至文明走向的重要性。

        農藥化肥增加糧產解決飢荒問題;有機農業是健康無毒的象徵

        傳統發電確保非核家園;核能發電沒有空污問題

        肉蛋奶到底健不健康?
        蔬食營不營養?
        保健食品該不該吃?
        哪種醫療方式更好?

        我們還想問更多...

        沒有正確的認知,我們將何所適從?


        科學應服務人類社會,人類不應迷信科學研究,否則一聽到科學研究顯示塑膠製品便宜、乾淨、耐用,就蔚為風尚,而科學研究沒講的是:戴奧辛、海洋垃圾、鯨魚擱淺...迷信科學研究結果本身就不符合科學精神,「毒死、餓死、戰死」的情景就會一再發生。

        服務人類的是科學精神,是科學研究方法而非結論,用科研方法建立的認知,才是正確的認知。(科研方法是什麼?點我

        日常法師在1990s創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,就是因為認知到:如果現在再沒有人做有機,不久人將被農藥毒害(毒死),沒有肥沃的土地種植(餓死),必定引發戰爭(戰死)。慈悲為懷的僧人就是不忍眾生受苦。


        馬斯克打造的Tesla, SolarCity, and SpaceX 永續能源王國,憑藉的認知是:"As it was true at the beginning, it will remain true at the end." 永續能源是最有效率的利用方式。物理學家般的思維就是這樣嚴謹的推導和演繹。



每個人都有自己認同的正確認知,至於哪種未來更文明?就留待各位看倌了。


Take Home Messages:

參考文獻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