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12月 14, 2016

朱經武演講心得


        親耳聽到出現在高中物理課本照片上的人物演講,很特別!聽他幽默的開場白(好萊塢演員罷工),加上用很有趣的方式(conduct指揮家)解釋高溫超導,就知道他是個很風趣的學者。我覺得優秀的研究員不只是會做研究的人,他同時還是個可人的老師,能將畢生所專供的術業簡明地說給外行人聽。他是我很想學習的對象。

        從台灣(清水)到美國,從美國到台灣,過程中他最感謝每一階段走入他生命的老師們,沒有老師的提拔就沒有今天的成就,他很慶幸自己有這些機緣,機緣佔了他生命很大的一部份。朱教授形容他的學思歷程叫「Odyssey」飄泊的意思。或許這就是所謂的「東奔西走何日休」?可這也是「昨夜西風凋碧樹,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。」的體現吧!沒有「望盡」很難知道「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」我想他之所以會覺得虧欠台灣很多,步子又踏回鄉土,就是這等原因吧!像他這樣懂得感恩的人,難怪會得到這麼好的天時地利人和,或說機緣。

        最吸引我的地方並不是他所研究的高溫超導,而是它很常引用詩詞來比喻他的學術研究態度。他說要去做大夢imagine the future,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,彷彿變回年輕,就如王國維的「曉步」:「四時可愛為春日,一事能狂便少年。」這種態度跟我的老師常說話有異曲同工之妙:「年輕是什麼?就是不斷地學習。」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,在未知的領域中不斷學習,過程中是非常非常快樂的!


        最後QA時間,有位中醫系三年級學長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:「您七十多歲了,看起來這麼年輕,您是怎們養生的?」他說:「心情保持快樂就不會老,我很幸運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。」我真的該認識自己,找出自己的興趣與嗜好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